克制
張麻子開始是受師爺勸告沒有當(dāng)場殺掉胡萬給六子報仇,后來是在碉樓主動讓弟兄們撤,姜文在里面扮演的人物變得越來越克制。這其實也就是姜文在學(xué)著克制自己。也許可以理解為姜文在“太陽”失敗以后的一種反思和內(nèi)省。
可是成熟了以后,也就無法再那么快意恩仇。所以剿匪之后,姜文騎著馬的背影,是悵然的。
政治隱喻
在葛優(yōu)扮演的師爺死后,劇情突然離開了勉強(qiáng)算安分守己的商業(yè)片節(jié)奏,進(jìn)入了一種癲狂之中,講了一個有關(guān)革命的寓言。這里說說我讀到的故事。
錢鋪在街道上,卻沒有百姓敢拿,晚上偷偷拿了,白天黃四郎開馬車出來收,又全部交還。張麻子再把槍彈鋪在街道上,同樣是晚上偷偷拿了,第二天黃四郎開馬車來收被張麻子把馬打死??墒钱?dāng)張麻子在街上振臂一呼號召大家去進(jìn)攻黃四郎時,卻沒人響應(yīng),他們等著看誰能贏。直到張麻子抓了黃四郎回來,他們又一擁而上,跑到黃府搶東西,順民轉(zhuǎn)眼間變成了暴民。武舉人平日里幫著黃四郎欺壓百姓,這個時候他卻沖的最猛。整治黃四郎,他也最狠。
有人批評姜文還在宣揚“打土豪分田地”這一套價值觀,其實就算姜文跟張麻子一樣,信奉結(jié)果公平,鼓動群眾鬧革命,他也把這個事件中各方的真實情況反映出來了。所以不同的人,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讀到不同的觀點。這是姜文談?wù)蔚母呙髦帯?br>就像鬼子來了,很多人說是在批判國民劣根性,可是我看完的時候,卻是幾為我的民族落淚。
首尾的呼應(yīng)和對比
本片的首尾幾乎是完美的對應(yīng)。翱翔的鷹,長亭外古道邊的歌聲,鐵道,馬拉火車,有節(jié)奏感而激動人心的音樂。
然而,開始的時候,是一群土匪要劫車,恣意江湖,斗志昂揚。結(jié)尾卻是物是人非。仇雖然已經(jīng)報了,但人死無法復(fù)生;目標(biāo)雖然實現(xiàn)了,但是理想?yún)s依然遙不可及;弟兄們都走了,還帶著自己深愛的人。張麻子一代豪杰,此刻卻只剩鐵軌,青山,夕陽,和背影。
本片表面來看是個喜劇,但其實卻是悲劇。
姜文的日本情結(jié)
影片中多處表現(xiàn)出姜文的日本情結(jié):送六子留洋,先說的是東洋;黃四郎要跟張麻子玩自裁;黛玉和晴雯本是紅樓人物,卻組成日本名。
其實作為一個具有民族主義思想,并很看重男性氣概和尊嚴(yán)的人,會欣賞日本文化是正常的。我懷疑姜文參觀靖國神社其實并不是因為對記者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回答,而是出于姜文對于武士道精神的認(rèn)同。
美麗人生講什么,影評這個殺手不太冷講什么泰坦尼克號影評福州森林公園福州西禪寺福州西湖公園怎么樣福州石竹山福州有哪些景點推薦